证券简称:设研院
证券代码:300732

科技研发

工程技术研究院

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智能决策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基地包括结构工程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及办公区,总计34800m2;研究人员中高级职称以上114人。

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高速公路养护,以现代化、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方式为基础,结合高速公路养护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的需求,围绕智慧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养护技术展开研究。

研究涉及到“多维度、数字化的高速公路基础数据管理”、“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公路状况及养护预警”、“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的养护方案决策”、“信息化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分析”“高速公路快速、耐久性养护技术开发”等不同领域。

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现有专职研发人员6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中原千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名,博士及博士后8人,硕士3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72%。

研发中心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实验室,建设材料研发专用实验室,引进UTM30多功能材料动态测试系统、激光粒度分析仪、荧光显微镜等材料研发专用设备,同时拥有道路综合检测车等大型试验检测设备40余台(套),科研性、生产性检测仪器设备共计520余台(套)。

研发中心以“新型道路结构与材料技术及装备”、“公路养护决策支持技术与数据分析系统开发”、“极端天气下公路交通应急处理技术、材料及装备”为研发方向,先后承担“水泥混凝土桥高黏连续防水黏结功能层关键技术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0余项;拥有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软件著作权29项;出版《路用废旧轮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等技术专著5套,废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7项,参编行业标准2项。

河南省智慧公路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发人员30余人,其中中原千人计划人选1人,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学术带头人2人,高级职称以上占7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0%。拥有科研实验基地约54400平方米,拥有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学试验设备2000余万。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公路运维大数据技术研发基地、公路运维大数据技术产业推广基地、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一平台、三基地”发展目标,围绕智慧公路大数据建设应用,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交通运输行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

截止目前在课题研究、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共承担“高速公路智慧管养综合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高速公路管养数字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相关科研项目11项;开发了“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及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定制化开发交通基础设施检测评定、数据年报、“豫高速云数据”手机App等应用功能,实现了基础设施资产便捷化、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河南省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首届联盟成员由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管理中心、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长安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国路高科(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1家单位组成;涵盖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省科技厅等科技主管部门批复建设的数十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研发平台。

联盟围绕循环再生、节能减排、冷拌冷铺、特殊领域高性能工程材料、高速公路智慧管养综合服务等方面,先后承担了“在役典型沥青路面结构性能评价与养护设计技术研究”、“路基路面服役行为研究”等交通运输部项目3项;“低排放废胎胶粉发盒改性沥青路面技术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1项;“环保耐久性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示范应用技术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路面改善设计及就地冷再生成套技术研究”等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数十项。

材料研发方面,先后完成了废胎胶粉橡胶沥青、工业废渣注浆材料、水泥基灌浆材料、孔道压浆材料、环氧砂浆、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加固材料、桥梁伸缩缝锚固区混凝土快速修复材料等多项材料的室内研制,编制了应用技术指南,具备了工程化转化的基本条件。

郑州市道路低排放建养技术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共有研发人员27人,其中固定人员24人,固定人员中管理人员2名,研究人员22人,高级职称以上或博士学位人员占45.8%。已经构成以博士为核心、硕士研究生为骨干的专业技术团队。

实验室拥有总价在3200万左右的仪器设备,其中主要科研仪器设备总价达2072万元,设备相对齐全,科研实验条件良好。

重点实验室以现有“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究中心”、“河南省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省部级研究中心为基础,主要开展“节能减排、循环再生为核心的道路低排放材料技术、“高效快速、绿色生态为核心的道路低排放运营安全保障技术”、“化解产能为核心的低排放钢结构与组合结构桥梁建设技术”等基础性技术研究。先后研发了低排放橡胶复合改性沥青、工业固废土壤固化剂、高性能水泥混凝土修补材料、高性能压注浆材料、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等系列化工程材料、并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工程化和产业化。

河南省固废材料道路工程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交通运输行业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4人,全国公路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硕士学位以上24人,占总人数77.4%。

重点实验室始终坚持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行业类交流与协作,开展基础性研究,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平台开放,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现拥有各类科研用房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要科研仪器设备总价达1890余万元。

实验室主要针对“低排放多源废胎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多源工业废渣复合胶凝材料路用技术”、“废旧道路材料循环再生技术”以及“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用技术”等四个方向开展基础研究。截止目前,重点实验室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1520多万,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发表高质量论文74篇,主办(承办)学术交流会议10次,邀请国内外专家交流86人次,累计科研成果转化数量24项,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8000余万。

所获奖项